“以前人家问黄石有啥?矿!现在问黄石有啥?冠军!”在奥体中心门口摆摊的烧烤店老板李师傅笑着对记者说。这座曾以矿业闻名的城市,正通过体育赛事书写转型新篇章。
本次赛事是黄石继国乒基地、亚洲攀岩赛后承办的最高规格国际选拔赛。32省代表队超200名18-23岁选手齐聚,争夺世青赛中国区12个席位。更重磅的是,赛事积分直接挂钩国家体育总局“奥运种子计划”。市体育局局长王强透露:“我们投入3800万改造场馆,新增AI裁判系统和VR观赛区,要让黄石成为青年体育人才孵化器。”
6月7日男子健体项目,夺冠热门浙江队林昊因体脂率超标0.3%惨遭淘汰。“AI扫描显示他腹外斜肌对称度仅有89.7%,传统裁判给了补救分,但综合评分还是差0.05分。”技术顾问张博士指着大屏幕解释。
8日自由造型环节,广东选手陈薇以97.6%的AI肌肉对称度刷新纪录。但湖北本土选手王梦瑶凭借独创的“青铜器纹身彩绘”赢得满堂彩,评委组组长赞叹:“她把三千年前矿冶文明的肌理刻在了身上!”
“3D体态扫描不是要取代裁判,而是建立更立体的评价体系。”赛事技术总监刘宇翔向记者展示数据:AI系统每秒采集2000个身体点位,能精准识别0.1毫米的肌肉颤动。
但新技术也引发争议。上海队教练赵敏直言:“有些孩子为追求扫描数据过度脱水,反而影响动作完成度。”对此,体能专家王教授建议:“未来需建立动态评估模型,不能只看静态数据。”
“十年前这里还是矿坑,现在成了青春赛场。”带着孩子观赛的市民张女士指着改造后的攀岩墙感慨。这座曾被称为“光灰城市”的矿业之都,正蜕变为“东方健身圣地”。
随着湖北小将周子轩在9日压轴战中斩获“最具潜力新星奖”,本届赛事画上圆满句号。12人出征名单中,黄石籍选手占据3席,创历史新高。
观赛TIP:
正如国际体联官员马克·史密斯所说:“在这里,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肌肉线条,更是一个城市与一代青年的双向奔赴。”黄石用汗水和创新证明:资源会枯竭,但拼搏精神永远生生不息。